唐夫人·说:龙门阵---“四大美女”的别样传说(一)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谁?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千百年来,人们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这种形容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们现在探寻古代历史,由于环境和历史的不同,会造成很多现代人所不了解的东西。历史上的一些有名的故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呢?古代四大美女就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谜,你真了解几个?
今天,包包君想从另外一些视角带大家一起看历史、看传说、看看那些在历史烟云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一)
她被派到敌国潜伏,完成任务后却失踪了,去向至今成谜。
古人作战不只是靠士兵冲锋陷阵,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不论战争的规模是大是小,都要讲究策略,一味地蛮干绝对不行,早在2500多年前,兵家之祖孙武根据平生所学,写出了旷古烁今的《孙子兵法》,后人在其基础上又总结了“三十六计”。
在“三十六计”当中,美人计经常被用到,而且非常的好用,原理也比较简单,派遣绝世美女迷惑敌国的将军或者皇帝,打探一些重要的情报,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将对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First Year
西施
自
古
红
颜
多
薄
命
唐夫人·说
春秋战国的西施,被越王勾践派到吴国潜伏,利用美人计麻痹了夫差,帮助越国把吴国给灭了。按照常理来说,西施作为灭吴的大功臣,赏赐肯定是少不了的,但现实并非如此。完成勾践交代的任务之后,西施却突然失踪了,去向至今成谜。
出生于浙江诸暨的西施,正儿八经的江南美女,究竟她长得有多漂亮,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机,世人无法目睹其容颜。只知道她是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被范蠡选中,类似于现在的选美比赛,既然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其姿色绝对是万里挑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
|
|
作为吴国的国君,夫差的眼光肯定很高,见过各种类型的美女,只是外貌出众入不了他的法眼。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西施接受了长达三年的专业训练,包括舞蹈、礼仪、姿态等方面,达到了一颦一笑足以令人倾倒的地步,然后被范蠡托关系安排到夫差身边。
据说,由于朝夕相处,西施喜欢上了范蠡,而范蠡也对她产生爱意,郎有情妾有意,两人开始了一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恋情。虽然有万分不舍,但范蠡为了帮老大勾践复仇,含泪把西施送到吴国,西施知道范蠡的苦衷,并没有任何怨言。
西施
沉
鱼
落
雁
之
容
闭
月
羞
花
之
貌
唐夫人·说
西施原本只是以普通宫女的身份入宫,在一次歌舞表演中,仅用了一个眼神,就把夫差迷的七荤八素,得到了夫差的独宠。夫差为了西施,不顾群臣反对,建造了奢华的宫殿,基本上不在上朝,一把好牌被他打的稀巴烂,最终被勾践所灭。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了关于西施的任何记载,她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却留下了不同版本的推测。一种说法是,灭吴之后,勾践下了一道密令,命人找到西施,并把她沉入江中,从勾践做事风格来看,这种做法可能性很大。还有一种说法,范蠡辞官归隐,带着西施浪迹天涯。你觉得哪种说法最靠谱呢?
叁
似
有
不
平
声
浣
纱
春
水
急
西
施
陷
恶
名
宰
嚭
亡
吴
国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鱼儿见到她的美貌都惊呆了,渐渐地沉入水底不敢与之相媲美。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千百年来,西施的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而且位居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所以西施的绰号为“沉鱼”,成为美的化身和绝世容颜的代名词。
唐夫人·说
沉鱼西施:美色助越王勾践复国
按有文字记载论,性贿赂起码在两千年前就有了。而史上最著名性贿赂的牺牲品,非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莫属。四大美女之首西施,乃苎萝山麓一浣纱女,本过着安乐的农家生活,但本国国君勾践有难,打起了她的主意,于是被当作性贿赂贡品献于吴王夫差。这招“性贿赂”送美女,是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形势下的“急中生智”,越国大臣范蠡受越王勾践指使,完成了性贿赂使命,把西施给吴王送过去,结果是吴王玩物丧志,忠臣伍子胥被迫自杀,被囚禁的越王勾践也顺顺溜溜的回了国。
“能屈能伸”的勾践利用性贿赂为自己的“大业”开道,而可怜的西施,肩负毁吴复越的“重任”,为复越去投怀一个自己丝毫不爱的男人,牺牲作为女子最宝贵的东西。美女再怎么爱国,再怎么忠心,亦不过是勾践复越棋盘上的一粒棋子。西施是被勾践利用来完成其灭吴霸业的女人代表,在大功告成之日,勾践却欲除之而后快,沉鱼落雁之容,落了个不明不白“蒸发”的悲惨结局。在这个伪男人主宰的社会里,西施不仅是性贿赂的牺牲品,更是时代的牺牲品。
疑惑之一:西施是否真实存在?
首先,《国语》、《左传》、《史记》等正史并没有记载勾践贡献美女西施给吴王夫差以乱其政一事,而对吴越争霸的历史过程却记述的很详细。正史比较严肃,一般不会随便记载街头巷尾不可靠的八卦新闻。假如确有西施此人此事,而她对吴越争霸影响如此之大,正史是不可能忽略掉的。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个正史中的正史里,西施也是连个影子都没有的。
其次,春秋末年最爱对时事品头论足的孔子,在他的著述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西施的记载,其鸿篇巨著编年史《春秋》里面也没有。再次,依据文献记载,“西施”只是当时天下美女的通称或代名词。也就是说,凡是美女,就可以称作“西施”。《庄子齐物论》有“厉与西施”,《管子小称》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淮南子》注有“西施、毛嫱,古好女也。”
最后,较早记载西施和吴越争霸有关的是《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吴越春秋》等,基本都是东汉以后的书,或野史或演绎,而无一个是正史。这些书距离春秋末年整整差了好几百年,而恰恰这几百年里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西施的踪迹。
之二:西施到底叫啥名?
先秦诸子文献中虽多有提及西施,却鲜见说明其生平,只将她喻为美的化身。直至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中才对西施的生平作略加详细的记述。西施是越国苎萝山人(今浙江诸暨市,另有说在临近的萧山市),姓施,因住在村西,人称“西施”。
有说她的原名叫夷光,也有说夷光是越国献给夫差的另一美女,又有说是夫差将西施更名为“夷光”,郑旦更名为“修明”。这“四大美女”之首本名叫啥,尚无定论,仍是个谜。
疑惑之三:“范施恋”是否杜撰?
后世文人编织出一个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传说,说这范蠡与西施原本是一见钟情,为完成越国复仇大业,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进吴宫委身于吴王夫差,终于协助越国灭吴。
吴被灭后,她与早有婚约的范蠡泛舟五湖,隐居乡间。杜牧曾有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说的便是范蠡离开越国后,自称鸱夷子皮,西施随范蠡而去。这“范施恋”究竟是史实,还是杜撰?笔者倾向于是民间的一个美好愿望,其真实性存疑。
疑惑之四:西施最终下落何处?
既然西施与范蠡私奔的可能性很小,那么西施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最可信之说应该是被越王勾践命人沉于江中。《墨子》中说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墨子》成书年代与西施时代相去不远,文中所提其他人物之事与史相符,故“西施沉江”应可信。
《吴越春秋》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即皮口袋,西施是被装入皮口袋沉入江中。而杜牧则误将“鸱夷”当作范蠡,故有泛舟五湖之说。西施故里则有说是她自己不慎失足淹死的。
唐夫人·说
唐夫人·四大美人
唐夫人·西施
“唐夫人”皮雕手拿钱包,采用多彩特色图案进行创作,雕刻师精细雕刻四大美人图案,恰到好处的雕刻手法,精细到一根一根的睫毛都万分逼真;唐草图案,即蔓延的草,中国传统图案之一。蔓生植物的枝茎滋长延伸、蔓蔓不断,人们对它寄予了茂盛、长久的吉祥寓意。
“唐夫人”是玩包包公司旗下一中国风格文化箱包品牌,该品牌系列女包设计灵感来源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产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民俗图案、经典国粹等国人熟知的文化符号融合为东方丽人的整体造型主线,设计工艺符合东方美学的优雅内敛与兼容并蓄,由国际、国内设计师倾心设计、精雕细琢。
玩包包的能工巧匠们汲取民间绝技,复兴传统手艺,产品传统为艺、诗画为魂,每一款包袋精雕细琢、独具魅力,生动再现中国女性的优雅个性和万千仪态。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盛世传奇。
“唐夫人”文化品牌包袋结合时尚审美和独特设计,打造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品牌,让中国人的自主品牌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完
越
国
亡
来
又
是
谁
西
施
若
解
倾
吴
国
吴
人
何
苦
怨
西
施
家
国
兴
亡
自
有
时
唐夫人·说
龙门阵---
“四大美女”的别样传说
本图文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触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谢谢。
更
多
资
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