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颁奖礼乌龙事件的严肃思考
作者:呆子刀
►人生是由一连串乌龙和偶然组成,没什么必然的结果和天定的缘分,包括奥斯卡奖,诺贝尔奖,也包括婚姻、爱情,和事业等,而《爱乐之城》正是这一主题的美丽诠释,也是《爱乐之城》的魅力之所在。《爱乐之城》在叙述上,描绘了小塞和米娅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有点像《罗拉快跑》,罗拉的每次奔跑都可能是不同的结局。
►在爱情和婚姻之中,理想是一个影响幸福指数的变量,而所谓理想可能就是一个“La La Land”(梦幻之地),爱普莉的“巴黎”真的就比美国好吗?小塞同学天天在那里表演钢琴真的很好玩吗?《泰坦尼克号》是爱情的浪漫主义,《革命之路》则是婚姻的现实主义。《爱乐之城》或许是爱情的浪漫主义+婚姻的现实主义。
►米娅嫁给小塞未必幸福,未嫁给小塞未必不幸福。爱普莉嫁给弗兰克,在外人看来是幸福的,但有幸福的开始未必有幸福的结局。当人们奔向未来之时,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可塑造的,只有回首往事之时,才能清晰辨别所来之径,或美丽,或残酷,或伟大,或平庸,供人咀嚼,让人喟叹。
北京时间2月27日上午,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的杜比剧院举行,其中最佳影片颁奖时出现乌龙,颁奖人将本属于《月光男孩》的奖项颁给了《爱乐之城》,直到这部歌舞片的三个制片人纷纷说完获奖感言才得以更正。
虽然,《爱乐之城》没有拿到最佳影片奖,还是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等6个奖项,成为本届奥斯卡奖最大赢家。
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乌龙”事件可以当成一个逸闻,一个笑话,也是可以当成一个严肃的话题,《爱乐之城》可不可以获得最佳影片奖?为什么必定是《月光男孩》获奖?所谓奥斯卡奖无非少数评委的意见以及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去年的奥斯卡颁奖被批评没有黑人入围而有种族歧视的嫌疑,而以黑人少年为故事的《月光男孩》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个奖项,不排除“政治正确”的选择性影响。
人生是由一连串乌龙和偶然组成,没什么必然的结果和天定的缘分,包括奥斯卡奖,诺贝尔奖,也包括婚姻、爱情,和事业等,而《爱乐之城》正是这一主题的美丽诠释,也是《爱乐之城》的魅力之所在。
《爱乐之城》(《La La Land》)这部电影讲的是就是洛杉矶一对青年男女的追梦故事和一段姻缘。男的(塞巴斯蒂安,Sebastian)酷爱爵士乐,女的(米娅,Mia)想当演员,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经历一番曲折之后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酒吧的爵士乐钢琴师有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咖啡店服务生成了大明星。他们偶然相遇,看起来极不相能,却成了情侣,本以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结果却劳燕分飞。
中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争议较大,有的人认为情节老套,没有说服力。有的认为非常感人,看得泪流满面,尤其是五年后,米娅大功告成,结婚生子,当小塞再次弹起当年让米娅感动的乐曲时,丈夫却不是“他”的时候。
我觉得两方说得都有道理。前面部分确实是一个老套得不能再老的故事,但后面一个五年之后,叙述还是非常别致的,也很有创新,可能也让人感觉有点突兀,但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第一,这五年发生了什么,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小塞鼓励米娅去面试,最终成为电影明星,五年之间,他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不太可能一直不通音讯吧,电影省略越多观众收获越多。
第二,《爱乐之城》在叙述上,描绘了小塞和米娅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有点像《罗拉快跑》,罗拉的每次奔跑都可能是不同的结局。其实小塞和米娅第一次见面,在堵塞的公路上,就十分地不友好,谁能想到他们会成为情侣呢?这已经提示了这种偶然性。
现在有些电影院在宣传这部电影时,总是把它与《泰坦尼克号》相比,我觉得不一定恰当。《爱乐之城》自然也讲“爱情”,但主要的还说“理想”。如果非要拿莱昂纳多和温斯莱特说事儿,我觉得《爱乐之城》更像他们主演另外一部电影——《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
美国康州城郊高档小区“革命路” (Revolutionary Road)上一对中产阶级夫妇渴望改变了无生趣的生活,妻子爱普莉(April,凯特·温丝莱特饰)渴望到巴黎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丈夫弗兰克(Frank,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每天早出晚归,虽然对自己的工作也没兴趣,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现实。他们都爱着对方,但为了理想问题经常争吵,因为Frank愿意与现实生活达成妥协,而April则对现实生活决不让步。
《革命之路》的女主角爱普莉和《爱乐之城》的女主角米娅,非常类似,也是理想主义者,不愿意者过着平庸的生活,对男主角放弃理想,对生活妥协不满,去巴黎成为了她理想的象征。而且她比米娅更加坚定,为了去巴黎,不惜自己进行堕胎,结果为此而死亡。而米娅在无数次面试碰壁之后,终于对丧失信心,反而是小塞鼓励她去参加面试,最终成功成为演员。
在爱情和婚姻之中,理想是一个影响幸福指数的变量,而所谓理想可能就是一个“La La Land”(梦幻之地),爱普莉的“巴黎”真的就比美国好吗?小塞同学天天在那里表演钢琴真的很好玩吗?
《泰坦尼克号》是爱情的浪漫主义,《革命之路》则是婚姻的现实主义。《爱乐之城》或许是爱情的浪漫主义+婚姻的现实主义。
在《爱乐之城》里,米娅为何最后嫁给另外的男人而不是塞巴斯蒂安,电影没有太多交代,需要观众去补充。
米娅嫁给小塞未必幸福,未嫁给小塞未必不幸福。
爱普莉嫁给弗兰克,在外人看来是幸福的,但有幸福的开始未必有幸福的结局。
当人们奔向未来之时,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可塑造的,只有回首往事之时,才能清晰辨别所来之径,或美丽,或残酷,或伟大,或平庸,供人咀嚼,让人喟叹。
一如《爱乐之城》本来的名字《La La Land》,La La Land其实是双关,既是洛杉矶的别名,又有梦幻之地的意思。以前有一首歌《La La Land》,有人翻译成《梦幻洛城》,两个意思都有了。《爱乐之城》正是洛杉矶一对青年男女的“历过一番梦幻之后”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