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还是随波逐流?ZAKER产品分析报告
产品体验报告——ZAKER
产品小白初次撰写产品体验报告,参考了多篇现有的相关报告结合了最新的部分数据。
体验环境体验人员:Derek. C
体验机型:iPhone X
系统版本:13.3.1
APP版本:v8.7.0
体验时间:2020.04.18
产品定位产品logo:
产品slogan:传递价值资讯
产品官方描述:
ZAKER是国内一家互动分享和个性化定制的阅读平台,将入驻的专业媒体所发布的优质资讯,按照用户意愿聚合到一起,实现深度个性化定制。它打造出最前沿的资讯轻社区,满足用户基于不同阅读兴趣的互动话题讨论。它拥有强大的分享功能,打通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可将任何内容通过邮件、短信、微博、微信、QQ等转发分享。
产品定位:基于个性化定制、入驻专业媒体和本地化融媒体提供优质新闻资讯、高质量的碎片阅读体验
用户需求分析用户特征:根据艾瑞指数的数据,ZAKER的移动端APP用户主要年龄层是在30岁以下,占比60%以上,性别分布男性比例在60%以上,此外根据比达咨询数据,ZAKER用户中收入在8000元以上占比超过50%,学历本科以上占比70%以上。基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ZAKER的用户主要是青年男性白领阶层。相比整体手机移动资讯市场,ZAKER定位于更上层的高质量阅读APP。然而对比2017年数据,ZAKER的用户群体有明显的下沉趋势,2017年数据可见于:
手机新闻客户端与ZAKER用户年龄分布(来源:艾瑞数据)
手机新闻客户端与ZAKER用户性别分布(来源:艾瑞数据)
手机新闻客户端与ZAKER用户收入分布(来源:艾瑞数据)
手机新闻客户端与ZAKER用户学历分布(来源:艾瑞数据)
用户需求:移动资讯类APP的用户核心需求是了解新闻时事,关注兴趣,打发时间。所以这类APP必须具备的是准确快速的推送新闻热点,关注新闻事件。其次,提供用户感兴趣的资讯内容也是必须具备的功能。当前大量移动资讯类APP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来精准定位用户。对于用户来说,主要使用这类APP的场景都是比较碎片化的时间段,所以快速准确的提供信息,信息传递速度也是非常关键的。ZAKER的用户定位较高,需要的是高质量,针对性强,个性化定制的阅读体验。
2019年移动新闻APP用户使用场景分布(来源:艾瑞数据)
2019年移动新闻APP的主要使用目的(来源:艾瑞数据)
从内容偏好角度,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偏爱了解当日的热点时事,政治和娱乐新闻,这也符合这类APP消磨碎片时间的定位。从内容偏好角度看,用户更偏好信息传递速度最快的图文和视频类资讯。
2019年移动新闻APP用户资讯内容偏好(来源于艾瑞咨询数据)
2019年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资讯类型偏好(来源于艾瑞咨询数据)
在用户互动偏好中,60.5%的用户热衷点赞评论转发新闻资讯,这体现了用户对于表达意见,交流看法的需求。而关注和订阅的用户比例达到59.10%,说明大部分用户对于信息的目标性是很强的,偏爱有价值,感兴趣的信息。
产品设计上,55.50%的用户希望获取最新时事,53.10%的用户希望减少广告,48.4%的用户注重操作便捷。这些都是手机新闻客户端产品设计应当关注的重点。
2019年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互动类型偏好(来源于艾瑞咨询数据)
2019年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产品设计偏好(来源于艾瑞咨询数据)
市场现状分析根据艾瑞数据的报告,2016-2020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段的用户规模增速显著放缓,2020你那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规模将超7亿人次,但环比增长率已经下降至2.6%。
这些数据意味着移动资讯客户端用户的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而艾瑞指数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3月主要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独立设备数方面,腾讯新闻以28336万台占据第一位,今日头条和新浪新闻分别以以28904万台和21992万台占据二三位,与身后的其他app拉开差距。而ZAKER最新的独立设备数只有737万台,和这些巨头并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上。
综上,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用户基数小的ZAKER需要的是从巨头们的手中抢夺用户。基于ZAKER自身的高质量资讯app,本地融媒体,传递价值资讯的定位,ZAKER需要的是进一步提升其中城市高层收入白领用户群体的用户粘性,保证其新闻资讯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坚持差异化战略。而盲目追求下沉市场,可能难以与腾讯,头条这样产品生态完整,体量庞大的巨头竞争。
2016-2020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规模(来源于艾瑞咨询数据)
手机新闻客户端独立设备前十名与ZAKER(来源于艾瑞咨询数据)
从环比增幅看,对比独立设备数前十的APP,ZAKER的设备数是在增长的,由于疫情原因,体育类APP的用户数量大跌,而综合资讯APP的用户规模都处在以及饱和,略有缩小的状态。ZAKER应该把握机会吸纳这些用户。
产品分析产品功能结构
ZAKER产品功能结构图
ZAKER的功能架构主要分为五个模块,资讯模块位于底部tabbar的最左侧。资讯功能的热点页面是打开app的主页面,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下拉刷新更新推荐的15条左右新闻,左滑该页面分别是订阅、战疫和精读页面,分别对应订阅分类新闻,杂志和自媒体栏目、疫情相关新闻和平台推荐长文。底部tabbar的第二个功能模块是视频,提供精选的视频资讯和直播。底部tabbar的第三个模块是本地融媒体资讯。第四个模块是发现,这一模块主要是按内容分类后的自媒体、专栏和杂志的入口。底部tabbar的第五个模块是我的,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和APP设置,消息通知等。
个人使用后感觉ZAKER的整体功能架构相比很多竞品APP,是很清晰很简单的。各模块的功能独立性很强,功能之间没有很多明显的重合。各功能的定义也很准确,用户不太会产生理解错误,使用成本比较小。个人比较喜欢用“热点”这个词代替很多新闻app使用的“推荐”。个人理解这样设计的考量是用户定位为有自己有明确阅读偏好和辨别能力的中高收入群体。这样的用户希望接触更丰富的热点资讯但是希望自己拥有筛选信息的决策权而不是完全被APP研究,然后推荐给他。其实ZAKER同样是使用的推荐算法和人工筛选(筛选很隐蔽其实也是减少用户筛选的次数吧)结合的方式,但是使用“热点”这个词比直接使用“推荐”更符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让用户觉得你在看热点新闻,而不是看APP推荐的新闻。
筛选按钮真的很小
体验后,我发现ZAKER订阅里也是按照内容分类,然后可以进入相应的模块阅读新闻或者订阅,订阅后的自媒体,杂志也会显示在订阅的模块里。也就是说订阅部分并不能上来就获取信息,而是要先选分类或者订阅的自媒体,然后再去看这些模块内的新闻。相似的是,发现功能是按照内容分类自媒体,可以点击进去浏览或者订阅,也不直接获取信息。订阅页面可以通过下滑跳转到发现功能上去,但是订阅页面属于资讯功能。这里面产生的问题是,第一订阅属于资讯,但他并不直接提供资讯,虽然通过顶部的Banner有少数直接的新闻,但总体上他让希望阅读咨询的人需要选择和操作的过多,和咨询风格不符。第二假设一个人想要快速看自己订阅的资讯和自媒体文章,无论是发现还是订阅都没有这样的功能,他需要先选择想看的具体是哪个媒体,然后再点击进去,且只能看到这个栏目发布的内容。个人理解上,需要添加订阅媒体文章快速浏览的功能,或许可以把订阅改成像热点资讯一样刷新更新15条用户订阅的栏目的新闻或者资讯。
产品核心功能流程ZAKER核心功能流程图
ZAKER核心功能流程图
ZAKER的核心功能流程如图,用户登录的和大多数手机新闻APP一样可以使用社交账号登录无需注册。使用流程和一般新闻资讯相似。主要特色是图文和视频自媒体内容是可以订阅的。其实很多新闻app都可以订阅,但是ZAKER使用了一整个发现功能和热点里的订阅功能来做这方面,可以看出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就是对定制化的高质量资讯APP这个定位的重视。这也是ZAKER差异化路线的一步。
功能体验分析功能热点
资讯形式:标题+单张或多张缩略图
内容:智能推荐+人工筛选、单次刷新15条左右、广告约1/15
附加:选择性屏蔽、场景推荐
总结:
√优先级别最高的APP首页,符合资讯类app用户的使用习惯(用热点代替一般的推荐,筛选按钮很小,减少用户筛选次数?)
√每日焦点栏(优质热点内容)图文结合,符合用户偏爱,热点资讯内容标题党相对少,但有增多趋势(用户定位高,但是有下沉想法?)
×不显示评论数不利于吸引用户(用户基数小)
功能订阅
资讯形式:标题+图标
内容:Banner推荐+图标订阅
附加:订阅栏目的添加和去除
总结:
√优先级仅次于热点的资讯次页界面整洁简单,给用户良好的观感
×订阅式增加了信息获取的步骤,对希望快速获取信息的用户不友好
√订阅自媒体专栏和杂志,符合阅读目标性强的用户需要
×和发现功能的推荐分类功能似乎有重复
功能精读
资讯形式:图片+标题
内容:上下滑动的长文章模块
附加:点击阅读,读过的文章刷新后就消失
总结:
×资讯的最后栏,优先级不高,而且首页是最左侧的热点,容易被忽视
√界面整洁简单,给用户良好的观感
×没有发现推荐机制,系统自身精选推送文章,如何保证文章符合用户需求?(原创作者和内容不足?)
×不可以在文章内关注作者
×读过的文章刷新后消失,只能查看账号阅读历史,对游客不友好
功能视频
资讯形式:标题+视频
内容:自媒体短视频
附加:点击播放,可全屏,可调进度
总结:
√入口在底部tabbar第二个,入口浅,优先度高
√自媒体内容优质,符合目标用户需求,可点击自媒体进行关注
×可直接播放不必进入详情页,但不支持自动播放,浏览速度慢
×没有屏蔽选项
功能本地融媒体资讯
资讯形式:标题+图片
内容:本地媒体推荐资讯
附加:无
总结:
√入口在底部tabbar正中,入口浅,优先高
×媒体数量只有一家,切换定位后发现都是只有一家,资讯数量有劣势,主要目的是资讯质量?
功能发现
资讯形式:顶部分类,矩形媒体专栏入口加文字介绍
内容:分类的媒体专栏
附加:滚动选择分类,搜索功能
总结:
√入口在底部tabbar第四个,优先级一般
√自媒体专栏,满足目标用户需求,进入可订阅
×对于平均使用app时间短,希望快速获取信息的用户不友好
×分类上方的广告用户滑动后会收到相关消息推送
竞品分析根据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今日头条的用户平均运行时长为17.2分钟,用户粘性最强,而ZAKER的用户人均单日启动次数最高,用户活跃度最高。
从用户收入上来看,ZAKER用户的月收入水平最高,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用户比重最大占64.8%,而腾讯新闻的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用户比重最小为52.6%。同样的,ZAKER用户的学历本科以上占比最高,腾讯新闻的用户本科以上占比在四个产品中最低。
ZAKER与主要竞品平均单次运行时长(来源于比达咨询数据)
ZAKER与主要竞品用户人均日启动次数(来源于比达咨询数据)
ZAKER与主要竞品用户收入分布(来源于比达咨询数据)
ZAKER与主要竞品用户学历分布(来源于比达咨询数据)
网易新闻
评分:4.68
定位:基于“有态度”的内容创意,坚持有特色的移动新闻阅读客户端
slogan:有态度
优势:网易门户时代继承而来的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
问题:继承而来的用户群体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评论互动内容难以管理;内容质量下降;视频资讯竞争力差
今日头条
评分:4.80
定位:基于数据挖掘,为用户推荐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服务产品
Slogan: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优势:大数据算法;自媒体内容生态;用户规模
问题:广告太多,内容需要净化;过于强调用户偏好
腾讯新闻
评分:3.87
定位:基于优势渠道、采编资源,获得全新的移动新闻体验
Slogan:事实派
优势:QQ和微信等渠道优势;
版权优势
广告多,内容质量差,标题党问题严重
ZAKER
评分:4.74
定位:基于个性化定制、入驻专业媒体和本地化融媒体提供优质新闻资讯、高质量的碎片阅读体验
Slogan:传递价值资讯
优势:个性定制;高质量的内容编辑排版;
问题:本地融媒体入驻缺乏原创内容,一些深度阅读功能与碎片化阅读潮流矛盾,自身实力有限
总结:由于当前移动资讯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在生态、资本、渠道等方面不占优势的ZAKER,应该做的是坚持自己,坚持差异化战略,通过继续提供优质内容来维护现有用户的忠诚度而不是盲目追求下沉市场。同时需要将推荐机制和人工智能更好的应用于APP各个功能模块中,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建议精读栏目需要增加文章内容的数量,基于大量的优质内容,再结合用户的数据进行精准推荐。应该取消读过文章再次刷新自动消失的设置,可以让读过的文章变灰即可。应该增加读过的文章再次阅读自动回到上次阅读处的功能。
刷新后阅读过的一篇文章消失了
视频模块应该增加滑动时自动静音播放,减少用户接受信息的时间。视频点赞和评论较少可以通过显示观看数来增加热度。
视频无法自动播放
发现模块广告滑动后就推送消息的设置容易引起用户反感,建议取消。
滑动上方的广告后,消息中心就推送两条广告过来
订阅被放在资讯模块,但是以一个个矩形入口呈现出来,需要点进去看新闻,通过下拉的方式,订阅可以直接跳转到发现模块,而订阅的一个个分类和自媒体的入口和发现部分很相似,不如直接像资讯模块的热点一样直接推荐订阅的分类或者自媒体的新闻,以图片加缩略图的形式,让信息获取更直接一点。
订阅栏和发现不是很像吗
不如订阅栏也做成热点这种形式,但是推送的是订阅的内容
推送资讯和消息中心的区别和作用很模糊
消息中心好像是社区,但是好像又基本是广告,推送资讯是热点的资讯推送存在意义不大
总结ZAKER作为一款定位为基于个性化定制、入驻专业媒体和本地化融媒体提供优质新闻资讯、高质量的碎片阅读体验的手机新闻app。优点是个性定制化阅读与城市领袖融媒体的结合,能够吸引大量的中高收入的白领阶层。其用户目前也主要由这部分群体构成。
随着移动资讯类APP的市场趋于饱和,用户将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迁徙,如何保证自身的用户留存率,且更多吸引其他APP的用户呢。ZAKER毫无疑问需要继续坚持其高质量的资讯内容、简单大方的产品设计、以及订阅自媒体,本地融媒体等特色。
但同时ZAKER需要学习其他APP的优点。例如如何能够更好的将推荐算法,人工智能融入ZAKER的特色的订阅和本地资讯中去。在自身定位为提供高质量碎片化阅读的新闻APP的同时,ZAKER的很多设计似乎并不利于碎片化阅读,比如无法记忆阅读位置,看过刷新就会消失的精读栏目,没有自动播放的视频以及订阅栏目资讯获取不够便捷,入口太深等问题。
高质量的碎片化阅读似乎是个很矛盾的定位,但是毫无疑问是很多新闻类APP追求的目标,ZAKER虽然不一定是这条路上走的最远的之一,但很有可能是走的最稳的那一个。在头条,UC式的新闻充斥的当下,ZAKER应该坚持另辟蹊径,而不是随波逐流。